大燕十四年,燕帝萧睿驾崩,幼帝即位,太后阴持缕垂帘听政。——《燕史•四十卷•二册本纪》
是夜,紫宸殿外跪了一地的宫人。
燕帝萧睿于长安城初雪时驾崩于深夜,尊贵了一生的男人在临终前紧拉着皇后阴持缕的手,恳求她务必要护好小太子萧睿。
壁上的龙烛微微摇曳,御医低着头跪做一团。阴持缕反握住皇帝枯槁如柴的手掌,平日里母仪天下的皇后竟在此刻哭的发不出声音来,只得不住地点头。
多年的至亲至疏夫妻,萧睿明白,她这是应允了自己。
可这女子美好的一生也要被困住了。
“颦颦呐……”他想再说些什幺,或是感谢,或是抱歉。可早已油尽灯枯的身子已经支撑不住他再说那幺多话,只得再唤一次皇后的乳名后,闭眼含恨而终。
帝崩,众恸哭。
年幼的太子趴在父皇身子上嚎啕大哭,死命拉扯住飘荡的衣襟不肯放手。皇后却在顷刻间擦净了泪,恢复了平日里雍容华贵的模样,差了宫人强制带走了小太子。
梁王还在城外虎视眈眈,皇帝驾崩的消息不能传出去一点风声。阴持缕当即命令十三暗卫控制住所有的大臣和宫人,今夜知道皇帝驾崩的人都不能离开紫宸殿半步。
要静等时机,等小太子秘密登上皇位。要背注一掷,赌那人收到消息后会不会从漠北赶来。
帝崩后第三日,皇后再一次垂帘听政,龙椅上坐着的是和先皇身形相似的小太监。朝中众大臣已经开始怀疑,帝崩的消息不日便会传到梁王耳中。
不能再等了。传位诏书藏于龙榻下的暗格之中,阴持缕以先皇的口吻,秘传了几位朝中重臣,让太子萧晟于紫宸殿内秘密登基。
帝崩第四日,年仅七岁的小太子坐上皇位,阴持缕成为太后,手握大权。
金銮殿上众臣皆各怀心思,更有甚者早已弃朝堂而去,转身投靠新主梁王。
一时之间风雨飘摇。
今年的冬天似乎要格外的冷,大燕终是要变天了,后世史书即将要被改写。
帝崩后第七日,城外的梁王终是坐不住了。打着清君侧,除妖后的名义派人用一把大火烧了护城门,趁长安混乱之时率麾下所有的兵马攻入皇宫。仅剩的衷心护卫皆已战死,平日里井井有序的皇宫乱做一团。在此危难之际,竟还有太监不忘抢掠金银珠宝。阴持缕遣散了所有宫人,让她们拿着去钱财逃命。
幼帝萧晟被阴持缕托付给衷心的老奴,让她带着萧晟从暗道逃出,去一无人知晓的偏远之地,余生只要保住性命。可在临走之际,年仅七岁的孩子拉住他母后的凤袍,坚持要留在母亲的身边与之同生共死:“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,母后这是你教给我的。”
听着幼子稚嫩的声音,阴持缕心里无不动容,俯身紧抱住了孩子。
那一夜火光烧红了半边天际,仿佛是她初入宫时的晚霞,叛军包围了重重宫殿,外面一片杀伐声不断。梁王提着一把长剑,剑尖尤滴着鲜血一步一步地朝龙椅上走来,
阴持缕把小皇帝护了在身后,逃不掉了,只是身为母亲的本能,还想再护他最后一次。梁王却在龙椅前停下了脚步。高声大喊:“妖后乱国,人人得而诛之!”身后的老臣,叛军振臂高声应和。
长剑被举起,梁王面容扭曲,表情中有对皇位志在必得的狰狞。身后的晟儿流着泪大喊母后,阴持缕闭上眼睛,心里都是那人的影子。剑尖上的血滴落在阴持缕的脸上,紧接着嗖嗖两声,是箭矢撕裂空气的尖啸。
梁王被射杀于殿前。
谢几道竟从漠北杀回来了!